躲在蚊子背后的大象
0
-当我下定决心要做什么,我就会去做。
-我可以独自做出人生中的重要决定。
-我重视自己的需求。
-我可以接受合理的批评。
-我可以处理好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
-我的行动可以产生影响。
-我承认并接受我的局限性与弱点。
-我尊重他人的需求。
-我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
1
为什么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会导致情绪爆发?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并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它隐藏在过去的某处,被各种经验所掩盖,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处理这些情绪,久而久之形成一种类似于“语感”的习惯,这种习惯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我们在什么场景做出什么样的行为,以及对某件事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这种习惯也可以称为“认知框架”。认知框架是我们所有生活经历的总和。它和原生家庭以及个人成长经历息息相关,伴随我们的一生,且很难被突破或改变。某些带有局限性的认知甚至会严重影响到我们当下的生活。
例如,一个人坚信只有在职场上取得成功人生才有价值,他就会片面地按照这样的目标行事,他认为“我必须努力、勤奋,严格规划我的职业生涯,步步为营,努力晋升”,哪怕微小的失败也会让他深感不安并怀疑自己。躲在蚊子后面的大象源于我们所经历的各种负面体验。这些负面体验会给我们留下伤痛痕迹,在某个时刻被某个所谓小事触发,对我们造成难以言说的负面影响。我们总是试图让自己免受痛苦情绪的干扰,却很少去思考这些蚊子般的小事其实是我们内在需求受挫的提示。
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多关注自己的情绪。尤其当我们经历了不愉快的事情,这种不愉快的情绪可能在暗示我们忽视了某种内在需求。
2
因琐碎小事而反复爆发的情绪,通常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原因则隐藏在背后,如果我们只是就事论事地处理这些情绪,是治标不治本的。
我们因微不足道的小事陷入情绪风暴,很可能意味着我们在情感上混淆了过去和现在。因为当下的情绪唤醒了旧时的感觉,激活了过去的应对模式,而这些往往是不合时宜的。
3
我们想要弄清楚为什么一个人会做出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反应,就必须探讨某件事对当事人来说有什么意义。
4
而基本需求则不同,如果它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威胁到我们的心理平衡,有时还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满足基本需求是我们获得幸福感的基石,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我们过上满意生活的一切。如果我们长期感受不到爱,没有安全感,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或被人误解,这将对我们的情绪产生持久的不良影响。然而,如果我们感到在这个世界上受欢迎,我们的爱得到了回报,我们的行动带来了期望的结果,我们就可以避免不愉快的经历,并且对自己有着积极的看法,那么生活将会过得很好。
5
我们也感受到我们的父母很在意公平和平等。每个人都会得到同样大小的蛋糕。没有人会受到不合理的惩罚。父母会解释给我们听,为什么有时候我们需要退让。他们教导我们要顾及他人,也不让我们有受到不公待遇的感觉。
如果我们不喜欢某种触摸或亲昵的行为,我们可以明确地表达我们的不满。
6
-形成了一个独立自主的价值体系。
-在生活中,我们的需求和兴趣保持和谐一致。
-有一种稳定的自我价值感。
-相信我们的能力并且感到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允许自己表达强烈的感受,也敢于示弱。
-可以建立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
-非常自信地面对不同角色的期望值(比如作为同事、商业伙伴、主宾、陌生文化中的游客等)。
-感到自己是社会共同体的一部分。
-可以用恰当的方式应对困难的挑战。
7
要试着学会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情绪反应,这样我们的情感反应就会成为理解我们重要需求的指南。
8
没有人会因小事而大动肝火。要么是当时出现了很容易解释的原因,比如各种压力的叠加,这些因素合在一起并非小事;要么是我们自己或他人对看似微不足道的起因后面的深层意义视而不见。这个公式表明,引起情绪的不是蚊子,而是躲在后面的那头大象。犹如冰山一角,我们的大象一开始是隐藏的,我们只能模糊地感觉到它的威胁。
蚊子本身和情绪爆发的方式都不会立即告诉我们,某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因此我们必须刨根问底:这件事对当事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如果我们关注引发情绪的那些想法,我们就找到了第一条通路。这些念头似乎会在我们脑海中自动浮现,不经思考而进入意识。美国心理学家亚伦·贝克(Aaron Beck)将其称为“油然而生的想法”。
尽管我们常常几乎注意不到它们,但它们却随着每一次情绪反应而出现。因此,反思一下在某种特定的情绪出现时你的脑海中闪过的那些念头会很有帮助。
9
然而,即使没有过被极端忽视和虐待的经历,一旦人们的基本需求受损,也会破坏精神的平衡。作为“健康”的成年人,我们偶尔也可能受到“以往情感”的影响,这是完全正常的。
情绪状态就像天气一样,有稳定的高压和低压,也有突然的气象变化,就像气象学家可以在了解大气影响的基础上预测天气变化一样,当我们了解了自己的弱点和大象后,我们的情绪变化就能可预测和可理解。
10
公平和平等作为一种伦理基本价值观,通常是通过教育传递给我们的,与之前提到的其他基本需求不同,公平和平等不是先天性的,其基础在于人类有共情能力。这种不平等源自权力、财产、性别、国籍、教育、才能和年龄等因素,关注公平和平等需求的通常是那些遭受不公对待的人,他们期望他人或社会来满足自己的这些需求。
遭遇不公会给我们的内心造成伤痛,进而会影响我们的自尊心。
11
根据马斯洛的阶梯需求模型,如果底层的需求有了稳固的基础,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转变。独立自主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在生活中必须独自应对一切,而是能够在与他人的需求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保有自己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并且通过自由意志来决定自己的生活。
精神分析学家阿尔诺·格鲁恩在《背叛自我——男性和女性在面对独立自主时的恐惧》中说道:“独立自主并不是要求自己必须独立,而是让自己有体验各种生活的自由。”
他指出,有些人希望摆脱他们的人性,因为他们认为人性是一种“障碍”。对有些人来说,共情、体谅这样的人性能力,会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年轻人中比较流行的“高冷”就是对独立自主的一种误导。不轻易表露情感,从不示弱,这些被视为是强大的体现。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不是一定要时时刻刻保持强大、自信,有些时候适当地示弱是为了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要敢于示弱。
12
正如我们所见,痛点会启动一种自我保护程序,他需要不断地努力来避免自己的沮丧情绪。显而易见,他遇到了大象,如果他能够认真对待,那么这头大象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他重新考虑自己的精力分配,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
13
你在童年的各种困境中所体验的最初感受,是否与你今天面对小事的感受相同?如果是这样,那么这种关联会变得非常直观。请尝试接受这种感受,因为这有助于你正确地理解它。你可以清楚地意识到,作为一个成年人,你不再是从前那个无助的孩子,你有更多的选择,也更有能力去应对一切。
14
我走上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我掉了进去。我迷失了……我绝望了。这不是我的错,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爬出来。
我走上同一条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我假装没看到,还是掉了进去。我不能相信我居然会掉在同样的地方。但这不是我的错。我还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爬出来。
我走上同一条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我看到它在那儿,但还是掉了进去……这是一种习气。我的眼睛张开着,我知道我在哪儿。这是我的错。我立刻爬了出来。
我走上同一条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我绕道而过。
我走上另一条街。
15
你给自己带来了一些收获,例如,敢于表现出真实的自我,有足够的勇气去直面冲突,并能够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
16
当你观察你的大象时,会发现在基本需求受到威胁的时刻,你会突然感到比平时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攻击,而其他人则显得更加强大和具有威胁性。但如果你意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情况就不同了,你会淡定沉稳地应对威胁,绝不会怀疑自己。这种区别让我们明白,我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取决于各自的经验和背景。
如果我们想要让内在的平衡保持稳定,可以从现在开始,不再受自我和他人陈旧观点的干扰,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所有这一切都围绕着两个问题:我们受到突发情绪困扰时需要做什么?我们如何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平衡?
17
没有什么比真实存在过的快乐更能让人心情愉悦,那些美好的、快乐的时刻值得反复追忆。
关注自己内心受伤的小孩
虽然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但可以让你意识到,与童年时期的困境相比,今天的你已经不再那么无助和缺乏保护了。我们已经成年了,对我们来说,以前的高墙现在看来只是一堵矮墙。然而有时人的记忆还停留在过去,无法用更成熟的方式去应对原本的障碍。